值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,7月20日至25日掌上乾坤,首都图书馆携手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,北京市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总队东城区图书馆分队、丰台区图书馆分队及专家志愿者团队,跨越万里山河,深入新疆和田地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,开展“春雨工程”文化志愿援建活动。六天征程,首图文化志愿者足迹遍及两地3乡17个点位,行程600公里。
本次活动以“墨香流转承经典 志愿同行续华章”为主题,通过“党建领航、志愿直达、非遗活态、红色铸魂、长效共建”五大行动,捐赠图书7000册、数字阅读卡1000张、家庭书房阅读卡10000张等丰富文化资源,举办学术讲座、非遗体验、诵读培训、手语教学、绘本讲读、馆员沙龙等23场文化服务,覆盖群众近5000人次。
志愿直达,精准滴灌基层末梢
讲座历来是“春雨工程”的重头戏。冰心奖得主王璐琪在和田地区图书馆报告厅开启“少年着锦裳,择一事终一生”首讲。讲座剖析"择一事"的信仰密码,在和田读者心中激荡起对专注、坚守与生命价值的强烈共鸣。
国家语委督导专家杨晓麟的讲座同样座无虚席。他通过生活化案例解析语音规范掌上乾坤,现场模拟情景对话,让抽象的语音字形规范跃然眼前。
朗诵表演艺术教师、汉语文学教授米鸥带来“诵读经典、品味书香”专题讲座,通过《少年中国说》《青春中国》等经典篇目,现场示范气息控制、情感递进等技巧,成为深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生动课堂。
非遗活态传承,指尖技艺系紧民族纽带
将京味非遗化作“流动志愿驿站”,志愿服务团直抵乡村社区,将欢乐带给当地群众。
和田地区图书馆一楼大厅里,志愿者手持兔爷泥坯详解文化符号:“红袍象征祛病,坐骑黑虎镇宅,这是老北京守护孩子的‘神’。”14岁的维吾尔族姑娘帕提古丽精心描画着金甲纹样。在四十七团文化站,志愿者团队带领兵团职工体验漆扇工艺。老军垦拿着亲手制作的漆扇:“扇面红黄渐变像不像沙漠朝阳?这就是我们屯垦戍边的颜色!”志愿者团队还在巴什吐格曼村带领当地群众开展皮影体验活动,现场20名青少年体验皮影技艺掌上乾坤,将《西游记》《哪吒》等经典故事凝练于方寸幕布之间。
长效共建,文化润疆机制创新
馆员沙龙赋能服务根基,将首都图书馆行业发展的最新理念带给当地同行,为边疆图书馆空间活化提供创新范本。
活动中,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馆长左堃以《风里、雨里,我在角楼图书馆等你》为题,深度解码北京文化地标——角楼图书馆的运营密码,系统阐述其特色阅读空间打造、精准服务项目设计及高效团队建设经验。
丰台区图书馆读者活动部主任李杰聚焦“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举措”,生动呈现“学众共阅馆”“书香驿站”等品牌项目的策划逻辑与落地实效,解锁基层文化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的丰台方案。东城区图书馆少儿服务部主任陈婧分享少儿阅读推广实践,深度解析少儿阅读服务的创新路径。首都图书馆业务骨干则带来涵盖志愿服务体系化运作、古籍保护活化利用、文创开发等领域的“首图经验包”,输出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公共文化服务经验。
多元服务浸润文化根系。在墨玉县图书馆,青少年阅读专家王海月带领孩子们阅读《天工开物》的精彩篇章,惊叹声此起彼伏;彭雪洁的绘本课《仓颉造字》引导孩童认识象形字,在指尖触摸文明源流。与此同时,昆玉市图书馆的手语课堂暖意流淌,手语专家范娇娇为当地读者定制教学,学员艾力江以流畅手语打出“文化惠民,亚克西!”夜幕降临巴什吐格曼村,社区灯火点亮戈壁,“悦读分享交流会”迎来高潮,志愿者米鸥指导维吾尔族女孩朗诵《祖国,我亲爱的祖国》;王海月为13岁维吾尔族女孩乃孜热阿卜杜赛麦提精评读书笔记。
记者:路艳霞掌上乾坤
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