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聚富配资
实习生 邵钰倩
“小时候我沉迷打游戏,爸妈摔了我几部手机,现在我又喜欢上了刷视频。”王昊然是北京的准高三学生,暑假他基本每天玩10个小时手机,“有时我玩得眼睛不舒服了,就干脆睡个觉”。
假期里,手机成了不少中小学生形影不离的“玩伴”,他们每天把很多时间都花在了手机上。长假过度玩手机容易引起哪些问题?
日前,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(wenjuan.com),对1500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60.7%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注意力涣散,学习效率下降;56.3%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出现更明显的“开学综合征”,难以适应校园生活;47.9%的受访家长发愁孩子形成难以纠正的手机依赖习惯。
聚富配资
“过完这个长假,我儿子的视力估计又下降了,开学前我得带他配新眼镜。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王女士自认为在孩子手机使用上看管得比较严,但孩子还是很爱玩手机。
“有的直播和短视频为了流量胡说八道,甚至故意往‘歪’的方向引导,缺少辨别力的孩子看了会受影响。”来自山东的张强,女儿上初中,他表示假期里孩子经常关上房门在屋里玩手机,他很担心女儿会被网上不良内容诱导,“无意中就可能点进一些乱七八糟的网站,容易影响未成年人的‘三观’”。张强还发现,女儿和同学聊天时都喜欢说网络语,“不利于未成年人提升语言表达能力”。
“白天越玩越困,晚上越玩越精神。”王昊然最近因过度刷手机出现了疲惫、眼睛痛的情况,但还没做出调整和改变。
调查显示,长假过度玩手机,60.7%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注意力涣散,学习效率下降;56.3%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出现更明显的“开学综合征”,难以适应校园生活;47.9%的受访家长发愁孩子形成难以纠正的手机依赖习惯;47.5%的受访家长担忧孩子视力迅速下降;43.7%的受访家长指出挤占假期家庭互动时间,弱化情感沟通;33.7%的受访家长担心影响孩子的举止仪态,诱发颈椎病、腰椎劳损等;26.7%的受访者担忧孩子受网络不良内容影响,模仿不良言行。
王昊然希望爸爸妈妈能和他一起进行一些家庭活动,“比如一块儿出门旅游、一起锻炼身体,不无聊了我也就不想着玩手机了”。他现在也在想办法给自己找点事情干,让假期生活充实起来。
张强感觉,现在不少人都有点“着了手机的‘魔’”。“在家,有的家长就‘长’在手机里,不和孩子交流。在外面,随处可见玩手机的人,走路、坐车,甚至骑车都刷手机。人们聚到一块儿不聊天,都在各自刷手机。”张强呼吁,要爱惜身体,合理有度使用手机,从自身做起、从当下做起。“网络时代,营造健康的手机使用环境,需要每个人的努力。”
参与调查的家长中,孩子读小学低年级(1-3年级)的占25.6%,小学高年级(4-6年级)的占41.8%,初中的占24.4%,高中的占8.2%。孩子学习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31.9%,二线城市的占39.8%,三四线城市的占21.1%,县级城镇(含县城/县级市城区)的占6.3%,农村地区的占0.9%。
(应受访者要求,文中张强为化名)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聚富配资
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